新闻资讯

  NEWS  

创始战略合作伙伴

  NEWS  

北大法学院院长张守文、金杜全球主席王俊峰:“一带一路”全球化战略,中国急需哪些补课?

2017年08月17日


文章来源:凤凰大学问

日前,北京大学法学院携手金杜律师事务所、金杜公益基金会、金杜学堂,共同启动了“北大金杜全球高端法商人才计划”(The Global Legal and Business Executive Program,以下简称GLBE)。

GLBE首期推出“未来领袖”和“一带一路”两个法商人才培养项目,面向全球招生,均采取“高端培训+学位教育”复合型教育认证模式,致力于整合智识资源与实务经验,促进新时期法商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

随着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国公民和企业将会越来越多地与很多陌生的国家打交道。作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的一部分,中国企业有意在更广泛的全球化层面扮演角色,从被动追随到主动发挥作用。开拓海外市场,不仅需要加强对海外市场的认知,同时也非常必要让更多海外人士了解中国。凤凰网大学问为此采访了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张守文和金杜律师事务所全球主席王俊峰,就GLBE计划谈了他们的看法。

凤凰网:所谓未雨绸缪,“一带一路”战略的风险防范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北大法学院和金杜律所合作的GLBE项目想必也有这方面的培训,你认为有哪些法律风险要注意?

张守文: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确实面临着很多法律风险,过去我们谈起风险,许多人更关注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今天我们要走出去,法律风险需要特别关注,比如有些国家,法律不是很健全,法治环境也不是很好,因此在国际经贸、投资等领域的法律风险就比较突出,相关国家的反垄断审查、环境保护方面要求都比较严格,这些都会加大法律风险。

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我们要强调政策相通、法律制度要相通,只有在政策、法律制度层面有共同的基础,才能更好地保障各个国家、企业的合法权益。从法律的角度看,一带一路战略必须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必须有法治的保障。所以我们现在做GLBE项目,确实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现在特别强调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的概念,而责任共同体其实就是法律共同体的问题。我们现在要走出去,将面临更加多元复杂的国际经济和法律协调问题,所以现在非常有必要进行跨国法律的研究和培训,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王俊峰:“一带一路”,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顺应了全球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趋势。“一带一路”实际上也是中国对全球化特殊的解读和推动方式,目的是我们怎么样去参与,去融合和拥抱全球化。

正如守文院长谈到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化一样,它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之间经贸活动,商贸活动,也包括各种人员和组织之间的交流活动,由于地域、国家甚至文化、国情的不同,它可能存在很多因为差异引起的冲突,有很多未知的东西。

法律环境关乎经贸合作的稳定性、安全性。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特别是在从“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转变过程中,面临的税收、外汇、知识产权、环境保护、劳工问题等法律风险时刻存在。“一带一路”沿线法律环境复杂,国家之间法律体系和法律规定有很大差异。很多中国企业在与这些国家的交易相关方接触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法律风险问题。从长远来看,中国企业需要更深入地了解投资目标国家,我们也要为这些国家希望与中国企业和机构打交道的人士提供更多学习和了解我们的方式和机会。

凤凰网:北大和金杜的GLBE项目准备从何入手?与其他培训项目有何不同?

张守文:一个教育机构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人才培养。在我们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人才的稀缺。中国需要一大批熟悉相关国家法律、经济、文化等方面知识的人才,这样我们才能够融入全球化,才能更好地解决跨国风险问题。

风险是与不确定性、与信息直接关联的,一旦拥有了足够的信息,不确定就会大大的降低,就可以更好地防范风险,化解危机。

所以我们是需要通过人才的培养,使参加项目的人更好地了解相关知识,增加相关技能,使他们能够有效获取、加工、处理、运用相关信息,从而能够有效应对风险和挑战。

为此,一方面我们要构筑相关的理论体系,提升这些人才的专业技能,我们会引进一大批优秀的师资,弥补当前人才培养方面的短板。另一方面,我们将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切实解决实践层面的问题,我们将会提供多种实践考察和实战演练,增加大家的实战经验。

北大在各个学科都有一大批名师,分布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各个领域。合作方金杜律所有一大批非常优秀的律师,他们有非常好的理念。此外,我们还会请到相关各界的优秀人才,一起加入我们的项目。很多有实战经验的人,他们所做的工作,本来就同一带一路国家乃至全球的其他国家都有紧密的沟通。

因此,我们的课程的国际化色彩很浓。在全球化背景下,综合素质的提升非常重要。GLBE的人才培养,主要是致力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我们这个项目强调“法商结合”,因为当今的世界最主要的就是这两个维度,一个是经济,一个是法律,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就是法商融合的项目。同时,我们培养的人才要有家国情怀,且具有领导能力,这样的话我们才能更好地助力于企业走出去。

凤凰网:看起来这是一个跨学科的教育,希望培养对象成为什么样的人?

张守文:全球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个“化”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培养的路径就是强调法治思维和商业能力相结合,不管是领袖人才还是“一带一路”的专业人才,我们都强调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这也是问题定位、需求定位的考虑。法律、商业还有其他各个领域的学科交叉,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有助于大家把相关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

我们北大法学院和金杜律所合作的GLBE项目最大优势是师资力量。师资来自法律、经济、管理、金融、政治、文化、科技和环境等等诸多领域。

比如著名的教育家朱永新,著名的法学家张文显,还有著名的政治学教授俞可平,国际关系方面的王辑思教授,等等。通过与金杜的联合,我们也将邀请到金杜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资深律师以及商业领域知名的企业家,他们在跨境交易的不同领域都是富有经验的顶尖导师。

我们的课程有专业的顾问指导和课程设计,在学习的方式上主要是强调体验式、参与式和思辨式相结合,这跟过去的教学方式会有很大的不同,确实是一种高端的人才培养方式。

我们的课程定位主要是深入发掘有助于实现全球化认知,奠定领袖性人才的跨学科和跨业界认知。作为一个领袖性的人才,他不是某一个方面的专业技能性的人才,而是具备法律和管理能力的治理型人才。

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主要是靠法律,这是国家未来发展的趋势。我们的人才培养非常强调责任感,使命感,要有担当,追求公平正义,这是各界领袖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因此,正确的价值观非常重要。

凤凰网:领袖人才更需要价值观的。

张守文:我们需要培养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国家和民族,对全人类要有所贡献的领袖人才。

过去的一些人才培养有些过于精致或技术化,法律和经济或者法律与商业脱节,现在需要弥补过去教育上的缺失和不足,才能有发展的动力。

凤凰网:GLBE的课程安排有什么特点?为何如此设计?

张守文:课程的结构主要是分若干个模块,首先主要是理论建构的方式,讲一些重要的理论方面的课程,比如说国家治理和全球化,经济理论和商业实务等等课程。

第二个模块是对话模块,更多侧重于具体的实务方面,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商业行为的合规怎么处理,政策怎么考量,如何处理危机,过去很多基层领导不会处理危机,有过一些教训,所以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很重要。

第三,主题研究模块,针对相关的主题实地访问相关领域的大的知名企业,世界一流的律所,还有国际交流,我们跟美国或者英国的一些顶级机构有学术方面的交流,考察他们的高科技、技术创新等,所以这个项目不是僵化的,不仅仅是课堂教学,也要走出去请进来,是很动态的、很灵活的方式。

我们的人才培养不仅包括对在校人员的培养,也要培养社会上的高端人才,所有的人都需要继续培养,继续教育,这也是终身学习的过程,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要设置各种的课程,使得他们能够及时得到提高,得以成长更好发展。而这样的一个成长和发展,恰好是和国家战略的需要结合。

我们希望能够立足于中国,面向世界去打造高端的法商人才,跟踪他们的发展,不断推进。这些人我们是采取高端的培训加学位教育, GLBE项目先高端培训,学员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想拿学位,我们可以再考虑学位教育。这样我们就能对全球输出应用型的、复合型、涉外型的“三型合一”的领袖性人才。

凤凰网:因为现在像类似于这个项目的培训项目还是挺多的,您谈一下咱们的优势在哪里?

王俊峰:金杜学堂依托金杜律师事务所20多年来的法律实践以及在实践当中形成的实务和经验方面的资源,以及在培养年轻律师过程中积累的资源,能够对GLBE项目进行更好地整合和组织规划。同时,金杜还通过设立奖学金、教育培训基金等方式,与众多一流法学院校建立起了很好的合作关系。我们的合伙人律师也被邀请到大学的讲台上去讲授法律实务等。

现在大家都注意到,中国的法学教育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的问题。法学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要处理好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所以,将律师事务所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引进高校,律师利用他们生动的、鲜活的案例来跟法学院纯粹的理论教材相结合,是中国法学教育界多年来希望突破的一个瓶颈。

西方发达国家很注重通过案例的剖析来实现法律教育的目的,中国与之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金杜作为有一定影响和品牌的专业法律服务平台,有责任去推动法学教育能更好地跟法律实践相结合。另外,我们借助北京大学的多学科优势,能够更好地实现初衷。像“未来领袖”课程,就是源于实践,但是又超越实践。所以课程的设计包括全球化和国际政治,中国的大外交,也包括创意领域的创意管理、创意设计,是面向未来的多学科、跨学科培养。

GLBE是一个强强联合的项目。金杜经过20年的发展,共有五大业务部门,基本上涵盖了法律服务的各个领域。我们有一大批领军型的法律人才,积累了丰富的法律经验,和北大合作能够从更宽的视野和更大的格局,把法商结合起来,做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所以,金杜学堂和北大合作不是简单地培养一个好律师,而是侧重兼具法律和商业思维、并具责任、理想和创新性思维的复合型领袖人才的培养。